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的风答和火箭是世界公认的员古老的飞行器。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与其他国家的古代文明一起,共同孕育了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萌芽。在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中,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开始快速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基本建成了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体系。航空航天工业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飞豹”战斗轰炸机和“神舟”号系列载人试验飞船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我国航空技术
从1910年清政府开始筹办飞机修造厂到1949年,旧中国只有十多个设备相当简陋的航空工厂,修理、装配、设计和制造过少量飞机。当时所有原材料、机载成品和设备均依赖外国进口,根本没有自己独立的航空工业,更谈不上航空科研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4月17日,中央军委和政务院颁发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对新中国航空工业建设的任务、方针、组织领导等,做出明确规定。4月18‘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原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经过50余年的建设,我国的航空工业从修理到制造,从仿制到自行研制,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基础、配套齐全的航空科研设计、制造和试验的工业体系。航空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之一。
尽管总体上我国的航空工业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但50多年来,我国先后建立了飞机、发动机、航空电子、军械武器、仪表等专业设计研究机构,建立了空气动力、强度、自动控制、材料、工艺、试飞和计算技术等专业研究试验机构。我国航空科研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试验设备日臻完善,已建成了一批技术先进的风洞试验设施、飞机全机静力试验室、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和飞行试验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等。
我国航空工业的产品主要有军用飞机、民用飞机、战术导弹、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和以各种机动车为主的民用产品。
我国航天技术
新中国的航天工业起步于1956年。当时我国的经济还很落后,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力量也相对薄弱,为了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使用到国家最重要、最急需、最能影响全局的地方,党和政府决定重点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代表的尖端技术,随后大力发展运载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等航天技术,这就是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40多年来,我国在导弹武器、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航天工业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