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教你讲故事:好父母的必修课》:三、治疗性故事

跳转起名

 

  ■ 治疗性故事·帮孩子走出心灵误区

  治疗性故事古已有之,神话故事讲述了人们征服自然的幻想和意愿,民间传说则展示人类远古的智慧和生活方式,宗教是通过故事向人们宣传教义的。无论是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还是宗教故事,往往都能让人们得到精神寄托,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安抚的作用。

  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故事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被忽略,科学、理性思维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什么呢?因为科学和理性思维的作用是可以被量化的,可以被考核的,而故事的功能则是潜移默化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然而,故事有着神秘和强大的力量,它们能激发想象力,悄悄地无形地发挥作用,与人的头脑和自我一同工作,它们在成为人的一部 分的同时改变着人。过分强调科学和理性思维,必然会扼杀想象力。

  在现代的心理学领域,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意识到故事的力量,认为故事是一剂良药,能对病人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美国一个心理学家Dr. Anita Jahanson写了一本书叫《Eating in the light of the moon》(汉译《在月光下进食》),这本书通过故事和传说帮助女性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女性认识自身的直觉和智慧的力量,从而治疗饮食紊乱。人们从美国各地带年轻的女孩子来听Dr. Anita Jahanson讲故事,以解决她们的各种心理问题。

  在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故事的重要意义和治疗作用。所有的故事都有治疗的可能性,如果一个故事让人发笑,笑的人就得到了治疗。如果一个故事使人哭泣,同样也具有治疗的效果。民间传说和童话故事的主题和解决方案非常大众化,常给听故事的人带来希望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帮助他们找到继续前进的路。凡是有助于恢复失去的平衡、或者重新获得整体感的故事,都是“治疗故事”。给孩子讲“治疗故事”,能够让孩子的行为或状态重返平衡。

  加拿大温哥华的一个大学曾举办过国际性的研讨会,专门探讨教育中怎么应用讲故事的方式发展想象力,他们甚至说服加拿大政府在小学用故事的方式发展想象力。通过想象来学习,是教育的重要部分,而这部分恰恰是现代教育缺失的。有资料显示,现在孩子的注意力相对20年前大大减弱,讲故事能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注意力,所以有针对性的故事有治疗的效果。

  ……

  ……

  •治•疗•性•故•事•小•屋•

  想当孔雀的小鸭子

 

  三只小鸭子是好朋友,经常一起结伴出去玩儿。一天,她们走了很远的路,来到一片幽静的丛林。远远地,她们听到一种很嘹亮的鸟叫声,“啊——啊——”地叫,是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她们觉得很好奇,就跑过去看。

  (这个故事的角色还是女儿指定的,是她处于“三个动物”阶段时创作的。)

  哇!她们看到一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大型鸟儿,尾巴长长的,有着独特而美丽的羽毛,展开时像一把巨大的扇子,熠熠生辉,绚烂多彩,耀眼夺目。

  其中一只小鸭子说:“我知道,这种鸟儿叫孔雀!奶奶跟我讲过。”

  (如果孩子已经听出来是孔雀,就让她/他自己说。这个情节只是放在这里做过渡。)

  另外一只小鸭子羡慕孔雀美丽的羽毛,觉得自己身上的棕颜色短羽毛灰秃秃的,而且全身就一个颜色,难看死了。她对同伴说:“你看孔雀的羽毛,有那么奇妙的颜色,阳光一照就闪闪发亮,多美啊!我也想要孔雀的羽毛。”

  其他两只小鸭子劝她说:“我们是鸭子,又不是孔雀,肯定长不出这种羽毛来,你还是别胡思乱想了。”

  她说:“长不出来没关系,我可以用孔雀的羽毛粘在身上。”

  这只小鸭子就去向孔雀要羽毛。孔雀不肯给她,说:“这羽毛是我的,为什么要给你呢?你是鸭子我是孔雀,你要我的羽毛也没用啊。”

  (对任何行为我们都不做引导性的主观评判,而是满怀同情地叙述,比如这里,我们非常理解小鸭子想成为孔雀的心情,认真地述说小鸭子的所 有经历和遭遇。 以开放而接纳的态度讲故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信任,放手让他们形成自己的判断,故事的意义方能深入人心。相反,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带着批判、鄙夷、嘲笑的口吻来描写小鸭子,孩子们会本能地反感和抵触我们,甚至变得不相信我们。)

  小鸭子还是特别想要孔雀的羽毛,因为她也想像孔雀那样光彩照人。孔雀不肯主动给她,她就想其他办法。她看到地上有孔雀掉下来的羽毛,就到处搜寻,捡起来。回家的路上看到别的鸟儿掉下来的漂亮的羽毛,她也会捡回来。她辛辛苦苦捡了很多不同颜色、不同长短的羽毛,然后把这些羽毛粘在自己的身上。

  这下子,小鸭子就像孔雀一样拖着又长又美的羽毛了!她甚至觉得自己比孔雀还好看:孔雀的羽毛大部分颜色是蓝色和绿色,我这些羽毛五颜六色,比他好看多了。这么想着,小鸭子就很得意,她还不停地捡羽毛,不停地往身上粘。

  小鸭子身上的羽毛越粘越多,她觉得自己越来越漂亮。小鸭子让她的两个朋友跟着她,一左一右地护着她,因为羽毛太多,很沉重,她不能像平常那样轻快地走路,两个朋友只好帮她托着羽毛走。

  好不容易快到小河边的家了,她也不急着回家,而是到处转转,向所有的鸭子展示身上新奇的羽毛。大家都惊奇极了,差点儿认不出她来,交头接耳地说:“哇,哪里来了这么漂亮的鸟儿呀?从来没有见到过哟!是我们的小鸭子?不会吧?鸭子哪儿能长出这么多各式各样的羽毛来呢?哦,真的是她耶!啧啧!好漂亮!不得了!天下无双!”

  (实事求是地说,漂亮羽毛的确能够带来一些好处的,读者朋友们还可以再多发挥。)

  一些年龄小的小鸭子跟在她身后,唧唧喳喳地羡慕她。

  在外面美了一圈,要回家时小鸭子才发现,粘了这么多的羽毛,她已经变得体型硕大,差点儿进不去自己家的门了。爸爸妈妈一齐动手,使劲儿地推呀,拉呀,还要小心别弄坏了挤掉了那些羽毛。勉强挤进了家门,全家都累坏了。到了睡觉的时候,麻烦又来了:她只能半个身子靠在床上,其余的都拖在床下,翻个身都挺困难的,当然也睡不踏实。

  (弊端开始了。虽然场景都很可笑乃至荒诞,我们依然客观平静、带着慈悲心来描述,让孩子深深地同情这只小鸭子,而不是讨厌她,只有这样,故事才能发挥作用。)

  因为羽毛太多,小鸭子也基本上没办法去梳理它们,羽毛就渐渐地变得有些脏兮兮的,没有一开始那么辉煌耀眼了。

  (孩子在5岁左右开始对别人有意识,会不由自主地和别人进行比较,往往会羡慕别人拥有的东西。我编这个故事的时候,女儿仅仅是偶尔羡慕其他小朋友的漂亮衣服。给孩子早些讲这种故事,也算是未雨绸缪吧,如果等到虚荣心盛行的青春期,她们早已听不进去这种 故事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做家长的不和别人攀比,不羡慕不嫉妒不虚荣,做纯净自由真诚的人。)

  慢慢地,小鸭子发现她的很多好朋友不跟她一起玩儿了,因为她那些羽毛特别地累赘,别人跑呀,玩呀,捉迷藏呀,她跑不起来,她也没法玩儿捉迷藏,因为没有东西能完全遮盖住她,无论她藏到哪儿,屁股后边的羽毛都露在外边儿……

  只有她那两个朋友对她比较忠实,但是她们也都挺累的了。老是托着她的羽毛,一个朋友肩膀累酸了,得了肩周炎,对她说:“医生说我不能再给你托羽毛了,必须把肩膀治好,不然我以后就飞不起来了。”两个朋友都说:“我们想自由地飞。”而这只有孔雀羽毛的小鸭子早已经飞不起来了,那两个朋友想飞呀,想玩儿呀,就不能总跟她在一起。

  有一天,鸭子们像平常那样,都聚集在河里,捉鱼吃,戏水玩儿。这只有孔雀羽毛的小鸭子只能在河边看着,朋友们捉了鱼,扔到岸上给她吃。朋友们都在河里游来游去,自由自在地吃东西,她却下不了水,心里特别向往在水里嬉戏的感觉。

  她想:我还是下去游一游吧,吃我自己想吃的东西,顺便也可以洗洗我的羽毛。于是她就跳下河了。

  (不能飞,不能游泳,不能捉鱼吃,不能和朋友们一起玩儿,凡是鸭子本性应该做的事情,都做不了。人生来都想做自己,凡是束缚自由的东西,他们会本能地抗拒,虽然有时候诱惑极大。)

  那些羽毛沾了水以后变得特别重,小鸭子已经浮不起来了,就开始往下沉,差点儿给淹死了。她拼命地叫,叫她的爸爸妈妈,叫她的朋友。幸亏她爸爸妈妈当时都在河里,朋友们也都在河里,大家都迅速地游过来,从水里把她拖到岸上。

  (一只鸭子差点儿给淹死,这实在是很荒唐的场景。)

  小鸭子哭着说:“我不要这些羽毛了!”大家赶紧帮她把粘在身上的羽毛都摘下来,扔掉了。 小鸭子重新获得了自由,她身上轻松多了,能飞了,能游泳了,也能跟大家一起玩儿了。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