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次事件造成的影响让我很焦虑,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度再次被降低,质疑老师专业能力的声音增多,而其中最容易被误解的,莫过于幼儿园老师!
常常有家长认为幼师对孩子打闹的“不作为”,是在伤害自己的孩子,更有甚者把事件定性为“校园霸凌”指责幼师。这里真得想为幼师喊冤,首先校园霸凌大多发生在6岁以上的孩子当中,请不要擅自给幼儿园小朋友贴“霸凌”的标签!其次请先理解3-6岁儿童心理后再来看待问题,不要把幼师对孩子心理方面的专业解读理解为“不作为”!
幼儿园孩子的生理发育水平不足以到霸凌
什么是霸凌?
霸凌是孩子们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霸凌是故意的、主观的,是恶劣的。
幼儿期孩子的思维是具象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根本没有逻辑性。我们去问幼儿园的孩子,“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呢”,他会告诉你,“因为我白天要来幼儿园,晚上要睡觉,所以才会有白天和黑夜啊”。也就是说,幼儿园的小朋友思考一切问题都是从“我”出发的。他们不懂因为所以,没有逻辑,也不会从客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觉得一件事情不好,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了是非观念,而是因为一件事情如果会让老师和爸爸妈妈生气,他们就会觉得这是不好的。
一个没有逻辑思维的幼儿园小朋友,是根本做不出霸凌这种复杂行为的!
那应该如何看待幼儿园的孩子“打人/欺负人”?
被誉为英国最富人性化教育的夏山学校校长曾说过这样一个例子:
“假如我在漆门时罗伯特跑来往我的门上扔烂泥的话,我会痛快地骂他一顿,因为我知道他在夏山学校已经很久了,他不会在乎我对他说的话。但是如果罗伯特是刚从一个很严格的学校转来,而他扔泥巴实际上就是在反抗权威,我就会和他一起往门上扔泥巴。因为解救他比我的门更重要。”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孩子在干坏事的结果,却不愿意去思考背后的原因。能和孩子一起扔泥巴才是教育最大的智慧,而不是用我们大人的观点,认为只要扔泥巴就是干坏事,就应该受到苛责。
所以我们要试着永远站在孩子这一边,不仅仅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所有孩子的一边!
站在孩子的一边,我们会发现打人行为都是事出有因的——“我想要他手里的车子”、“我想和他一起玩”、甚至是“我喜欢他所以我摸摸他”。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的孩子语言还没有发展完善,很多想法和情绪孩子表达不出来。在这个阶段,动作发展大大快于语言的发展,所以孩子会忍不住用动作表达。当我们认为幼儿园的孩子打人就是霸凌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陷入了思维误区之中!
幼儿园老师真的是在“不作为”吗?
这里的“不作为”是一种尊重,是永远和孩子站在同一边的立场。
当一个孩子要把大苹果留给自己,小苹果留给他人的时候,老师笑了,因为她知道这是一个幼儿园孩子最诚实的想法。不了解孩子心理的妈妈,便会对这个行为哀叹甚至觉得丢脸:这个自私的小鬼,不会和别人分享。
幼儿园老师恰恰是因为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所以才不会特意去管制。幼儿园老师永远站在孩子的立场,不论是“打人”的小孩,还是“被打”的小孩。教育一个小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认可他、信任他和了解他。幼儿园老师恰恰是在做这样的事情。
孩子在幼儿园被打了,该怎么处理?
首先,最重要的是安抚孩子的情绪。家长不要一遇到事情,就觉得孩子被霸凌了。然后就去质问“打人”的孩子,甚至是去教训他。你的过激行为,会让孩子学会“以暴制暴”。
其次,沟通了解事情的真相。深呼吸五次,不带偏见的去询问(不是质问)两个孩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往往结果不是故意为之)
再次,请“打人”的孩子道歉。道歉不是因为打人孩子的动机有问题,而是因为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要告诉孩子,尽量用嘴巴去解决问题,要把你的想法说给对方听。小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你的手会让别人不舒服,会弄疼别人。
最后,不要忘记事后询问下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三言两语应付过去,说明他根本不在意,而如果他说着说着要哭了,那就要好好与他聊聊,解开心结。
另外,不排除有一些皮大王,就是喜欢动手解决问题,这很可能与他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对于这类孩子,更多的是需要老师与其父母沟通,而家长可以教导孩子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的知识与方法:
1、要直面对方。当有人打你时,不要害怕而逃避,大声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
2、要学会保护好自己。当对方比自己强壮,可以离开现场,寻找老师或认识的大人帮助。
3、要学会反击。当对方纠缠不停,可以适当反击。
写在最后
幼师群体不易,因为学前期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不能用分数来衡量的,所以没办法直接证明自己的专业。但是,在给她们扣帽子之前,请最起码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不是意气用事,用经验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