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么幼师群体整体年轻漂亮,其实和孩子旺盛的精力息息相关。
孩子精力旺盛是天性,一个游戏是不是好玩,检验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孩子玩的很疯,另一种就孩子表现的极其安静,安静的极致是专注。(如果不专注,只是安静,那说明这个游戏根本就不好玩。)所以问题1中的老师,要么您的环境创设非常成功,孩子们玩的很尽兴。要么您的环境创设不太好,孩子们根本没玩进去。如果是后者,那么您需要改进区角的环创。如果是前者,那么现在的问题就不再是如何让孩子安静的玩区角游戏,而是如何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自制能力,那老师就不用再花费精力去进行班级管理。而上面第二位老师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孩子如何才能拥有自制的能力?
1、“罚站”前请告知理由
前些年,一个英国学校引入了中国老师。BBC将此事拍成了一部纪录片。中国老师上课时,有两个英国孩子不停的讲话,后来中国老师就让两个说话的学生去站墙角。但是那两个孩子并没有觉得愧疚,而是哈哈大笑起来。
英国的孩子在自由、受尊重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内心非常强大。英国的孩子会觉得,如果你跟我讲原则,我是接受的。但是你让我站起来,就是为了故意让我难堪。老师要求越严格,学生的表现越糟糕。
比起惩罚,明确告知孩子规则更重要,也更有效。我们要很明确的告诉孩子你哪里做的不对,哪里违反了规则。比如游戏时间结束了,我们发现孩子们没有把玩具送回家。那我们就要很明确、很坚定的告诉孩子:请你把玩具送回家。
2、说教、上课没有用,把孩子遇到的真实事情作为教育契机
在大李老师《教育是脚,孩子是鞋》的书中,她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有一天,3岁的包包拿了一个很大的车子来到了幼儿园,因为这部车子不符合拿来幼儿园玩具的标准,所以老师提议包包把玩具教给老师保存。但是包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希望能够自己保存,放在书包里。老师同意了。但是后来包包忍不住把汽车拿出来玩,而且不幸被小山子弄坏了车头。包包又气又难过。
老师是这样做的:
老师把两个孩子都抱在了沙发上,手里拿着坏掉的小汽车。老师问包包,这个小朋友怎么会知道你这里有车子呢?包包虽然带着情绪,但是还是很艰难的解释起来:“我只想让他看看,并不想让他弄坏。”
然后老师又问小山子,你是怎么把包包的车子弄坏的?小山子说:“包包对不起,我只想看看你的车是不时和我爸给我买的一样,头可以转过来,还可以卸下来。在这里还有一个按钮······”
这时,包包伤心的说:“可是,可是我的车子还是坏了呀”
老师又问,现在车子坏了,我们打算怎么办?
这时包包突然很兴奋的说,“可以用胶粘起来。”老师又问小山子:“你有什么办法吗?”小山子说,“还可以和妈妈要钱买一个”。老师说,”可是妈妈的钱是妈妈挣来的,你把包包的车弄坏了,又要和妈妈要钱,好像是妈妈弄坏了一样“。
最后,在两个人的共同认可下,老师领着两个孩子去粘车了。一边粘老师一边说,“啊,我的车坏了,我打我打,我一打他我的车头就自己变好了”。两个孩子都被老师逗乐了。
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通过这一件事就建构起来,但有人持续这样帮助孩子,孩子的自律一定能够建立起来!
3、让孩子建立起智力自主的模式,有自己的想法,不随便服从权威
我们会发现,缺乏尊重与爱的教室里,老师在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安静,但是老师一旦离开,孩子们就会吵闹起来。这样的班级并不是一个有规则的班级,充其量是有常规的班级,因为孩子们并没有实现自制,只是无条件服从权威而已。
要做到智力自主,就是要建立爱与尊重的班级氛围。任何事情都和孩子一起商量,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不要灌输给孩子概念,而是在讨论和倾听中,最终建立孩子独特的、自主的智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