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裆裤和把屎把尿危害(如何给宝宝进行如厕训练)

跳转起名

小美家孩子6个月了,奶奶便着急要给孙子把屎把尿,幸亏小美及时发现制止了,但是因此也诱发了婆媳第一次大战!即便是在纸尿裤满天飞的现在,很多爷爷奶奶依旧是喜欢给孩子把屎把尿,给孩子穿开裆裤,殊不知,危险重重!

宝宝如厕问题,总是那么容易引发婆媳矛盾,在科学育儿与经验育儿的碰撞下,如何帮孩子进行如何训练,成为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开裆裤和把屎把尿危害知多少?

很多老人会说道:“你小时候就是穿把屎把尿,开裆裤长大的”!但是时代的进步,年轻父母现在多选择给孩子使用尿不湿,但是依旧很多老人依旧钟爱于开裆裤和把屎把尿,美其名曰方便和透气,但却可能造成诸多危害。

宝宝把屎把尿可能影响孩子脊柱、髋关节发育,容易脱肛、肛裂等,我们每年都会看到大量的新闻事件!

宝宝穿开裆裤,屁股裸露在外面,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导致生殖器官和肛门的感染,尤其是女宝宝;夏天宝宝容易被蚊虫叮咬,也容易造成生殖器部位的一些损伤。

从心理上来讲,宝宝穿开裆裤,不利于孩子性别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孩子自主排尿;同时暴露孩子个人隐私,给坏人有可乘之机!

宝宝如厕训练的信号有哪些?

训练宝宝大小便,可谓是宝宝成长得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宝宝一岁半左右,宝宝刚刚懂得一些文字相关内容,此时大脑皮质尚未发育成熟,膀胱不能自我控制,这时可以在宝宝18-22个月进行一些大小便的训练。

当宝宝出现以上八条信号中大部分表现的时候,就说明孩子可以进行如厕训练了。

宝宝如厕训练的条件有哪些?

1、培养宝宝自我意识

宝宝对大小便的这个意识,我需要慢慢地去培养啊。大小便训练能让宝宝逐渐形成自我自我意识,当宝宝掌握自主排便这件事情,宝宝会有成就责任感,意识到自己事情自己做!

1岁半到2岁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建立,宝宝十分喜欢自己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此时爸爸妈妈要让宝宝多进行一些指令活动,比如拿布娃娃,去拿苹果吃等活动,让孩子能够支配自己的行动。

当宝宝能够将行动与词语熟练关联后,自认能分辨出想上厕所的感觉,孩子通常会告诉爸爸妈妈说要‘“新尿布”或者要“尿尿”,这说明宝宝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以进行训练了。

爸爸妈妈也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动画或绘本图画,告诉宝宝排便的方法和技巧,对孩子进行科学诱导!

2、准备一个儿童专用的坐便器

家长给宝宝选择颜色鲜艳的,宝宝喜欢的排便器,家长需要告诉宝宝每次大小便我们要从这里开始,要有耐心,让宝宝坚持在马桶上做一会,反复进行多次训练,全家人达成共识,意见一致。或者可以用游戏鼓励的方法,告诉孩子排尿的目的性。

3、良好的心态

爸爸妈妈要告别焦虑心态,不要拿此事与别的孩子对比,多用鼓励的方法与孩子互动,这样宝宝才能自然适应!

家长在宝宝面前有足够的耐心,如果宝宝在家学不会弄脏厕所,不要怪他,要告诉宝宝怎么做才是对的,让她想尿尿了告诉妈妈,带她去厕所找马桶,脱裤子、坐下、擦拭、穿裤子一系列动作讲解+真人示范,并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注意,要给孩子过大的的压力,过多的焦虑反而适得其反,增加孩子痔疮或者便秘等问题。

宝宝如厕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1、规律的生活起居

有利于让孩子保持稳定的情绪,爸妈也较容易掌握孩子的排便规律。

比如多给宝宝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宝宝保证饮食均衡,掌握孩子饮食习惯,多进行户外活动,掌握孩子每次排便的时间段!

2、最佳时间点

爸爸妈妈在宝宝刚睡醒和喝水后引导他进行小便,引导大便的时间可以安排在某一餐后,宝宝饭后由于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助于宝宝粪便的排出,因此宝宝便会告诉妈妈:”我要排便”,要进行适当引导排便!

3、最佳季节

一般建议夏天,夏天宝宝穿得少,换洗方便,即使训练失败也好处理!

4、男女有别

男孩如厕训练,应该由爸爸主导,可以坐着。可以站着;

女孩的如厕训练,应该由妈妈来主导,妈妈更贴心,可以给孩子讲解身体重要器官,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

对于孩子的如厕训练,全家人要有一致的态度,切不可强迫,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慢慢引导孩子如厕,让宝宝感觉如厕是很好的游戏,可以讲卫生,选择给宝宝喜欢的坐便器,让宝宝不要感觉排便是很脏的,害怕的事情!

如厕倒退不等于失败

孩子出现如厕倒退现象是很正常的,比如已经完成训练的小朋友在一段时期内可能会再次出现尿裤的现象,此时家长应该千万不要吼叫,要告诉宝宝这是正常的现象。

家长告诉宝宝,可能是宝宝最近玩得太累了,忘记了到坐便器排便这件事情,,千万不要让孩子恐慌,避免倒退不止。

家长要明白,当孩子遇到环境变化,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一些重大事件袭来,或者睡眠不好,比如进入幼儿园,远离父母身边等,宝宝都可能出现便便失禁,家长应允许这种倒退现象,进而进行诱导训练!

如厕不仅是技能训练,更是爱的关怀

宝宝如厕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父母在帮宝宝清理“事后现场”,与其抱怨和指责,更应该耐心并鼓励他们。

家长要真正理解、尊重和引导孩子,这样更好地培养他们独立上厕所的能力。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