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风声》,重新审视生命意义

跳转起名

1

《柳林风声》,重新审视生命意义

书名:《柳林风声》

作者:[英] 肯尼斯·格雷厄姆

绘:[英] 大卫·罗伯茨

译:杨静远

推荐人群:全年龄(6-99岁)

书籍口碑:百年经典儿童文学名著

被美法意等十多个国家同步引进

内容简介

在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个要好的朋友——憨厚的鼹鼠、机灵的河鼠、狂妄自大的蟾蜍、老成持重的獾。他们游山逛水,尽享大自然的慷慨恩赐。财大气粗而不知天高地厚的蟾蜍,迷上了开汽车,车祸不断,受到朋友们的责难和管束。一次,他偷了一辆汽车,被捕入狱,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化装成洗衣妇逃出监狱,历经险情和磨难,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夺回了被野林动物侵占的庄园,并从此改邪归正。

作者简介

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1859—1932),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5岁时母亲去世,9岁的那一年跟随父亲迁移到伦敦以西的伯克郡。在泰晤士河畔的库克安沙丘度过了梦幻般美好的童年,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成年后就职于伦敦的英国银行,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活动,主要写散文和小说,并参与了莎士比亚、雪莱、济慈等协会的工作。他广泛地结交当时云集伦敦的文化界名流,生活在浓烈而高雅的文化氛围里。大都市的繁华及高级职员的优厚俸禄,从来无法阻挡他对田园生活的无限眷恋,只要一有机会,他必定远离喧嚣的都市,重归故土。格雷厄姆四十岁结婚,婚后有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阿拉斯泰尔。中年得子,格雷厄姆显得倍加珍爱,并把他看作心灵的知己。从孩子4岁起,每天晚上他都会为孩子讲一小段非常动听的动物故事。在孩子去海滨度假时,格雷厄姆就接连给他写信,讲一只蟾蜍的历险故事。这些信,后来成了《柳树间的风》的蓝本。

推荐理由

经典的童话,值得不断演绎。

大卫·罗伯茨插图本《柳林风声》由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出版后,很快被美国、法国、瑞典、芬兰、荷兰、意大利、挪威等十多有个国家的著名出版机构引进,。

中译本翻译家杨静远出身书香世家:外公袁家普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曾任北京民国大学学部部长、代理校长等;父亲杨端六,著名的经济学家,中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母袁昌英,著名作家,“珞珈三女杰”中一员,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作家。杨静远一生追求文学。著名出版家范用这样评价的她翻译:杨静远的东西,有一本出一本。她翻译的《柳林风声》,融入了血肉和灵魂,与英国幽默内敛风格一致,饱满而不张扬,被誉为“出神入化”。

2

《柳林风声》读后感

小说的主线讲述喜新厌旧的癫蛤蟆住在华丽的“癫蛤蟆宫”,成天想去体验新鲜、刺激的新事物,它先是爱上了坐船,可是没一个月,又想坐马车出去旅行,结果才玩到半路,它又开始羡慕开车的人,梦想驾驶一辆汽车,结果因偷窃别人的汽车而入狱。尽管它有种种的缺点,但是它的朋友们总是在它身旁尽全力地帮助他,并试图帮他改掉坏毛病,而且甚至还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它从黄鼠狼和白貂手中夺回了原本属于它的“癫蛤蟆宫”。

蛤蟆建造豪华住所和追求新鲜刺激的生活象征了人类的虚荣和不顾后果,而獾、河鼠和鼹鼠对蛤蟆无私的帮助,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爱和帮助,例如河鼠为了寻找迷路的鼹鼠不惜冒着被捕食的危险闯入了野树林,獾热情地款待深夜来向它求助的河鼠和鼹鼠并为它们提供了避难之所等等,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对他者的重视和关爱也象征了人性的无私和博爱。

作为自然世界中的小动物,它们身上的这些人性化特征无疑超越了它们本身的动物属性,但是在这些动物身上最简单明了的人性缺点和人性优点的碰撞更能有效地激发人们内心的道德感,让人们在道德上斥责癫蛤蟆不顾后果的生活习惯,认同獾、河鼠和鼹鼠的利他主义精神。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