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入园前的准备

跳转起名

临近开学季,宝宝们也快到了入园的时候。在这之前,宝宝需要做好十足的准备,一应对幼儿园内会发生的一切。这个准备宝爸宝妈与宝宝都需要。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入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新的起点,是孩子的另一个“断奶期”。可入园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也是一场艰难的“战争”。孩子在前方“冲锋陷阵”,家长则后方担忧,宝贝那么小,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吗?入园前都需要准备些什么呢?

一般来说,国家建议入园年龄是2.5~3岁,3岁前的宝宝更适合一对一的家庭教育。

把年龄不足3岁的孩子交给幼儿园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比杜尔夫具有20年的儿童教育经验,他曾提倡早期教育,可是后来他发现,父母才是培养孩子的最好的老师,托儿所和幼儿园只不过是在做“二流”工作。

虽然幼儿园试图满足非常小的孩子的需求,但由于孩子太多,老师根本照顾不过来。而条件差的幼儿园就更无法照顾到孩子了,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孤独感,如同失去母爱班凄凉。

比杜尔夫坚定地指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心理问题。

里奇和两位牛津大学的教授曾对12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另有两项研究也发现同样的结果。

所以,专家建议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的将他们送到托儿所。

即使宝宝到了3岁,妈妈也要从各个方面做好安抚工作,让宝宝这段入园过得轻松一些。

提前做准备,

才能减少入园后“一月一病”

培养孩子符合幼儿园的生活技能和习惯,可以让孩子入园后做最少的改变,让入园前后的生活轻松衔接,使宝贝有足够的精气神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利于宝贝有好心情,也益于减少秋季入幼儿园后的“一月一病”。

1、减少对幼儿园的恐惧感

家长带宝宝到幼儿园附近参观,让宝宝提前感受小朋友一起玩耍时的愉悦氛围。

或者请邻居家已经入园的哥哥姐姐给宝宝讲一讲幼儿园好玩的事情。

2、生物钟向幼儿园作息看齐

幼儿园上课时间早,且午睡时间固定,这就需要宝宝提前养成早睡早起和规律午休的习惯。

3、学会基本的自理能力

除了自己吃饭,宝宝还要掌握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收拾玩具等自理能力。

4、让宝宝学会自己大小便

想上厕所不敢跟老师说,自己又不会上厕所,最后就只能……现在起,有意识的培养宝宝自己上厕所的能力,真的可以帮宝宝减轻很多入园后尴尬

研究表明,第一次分离完成得好不好,会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长远的身体、心理健康,以及智力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入园后,

妈妈也不能放松警惕!

记住要第一个接宝宝回家

妈妈送宝宝入园,宝宝哭闹的时候,妈妈不要流露出厌烦的情绪,可以对宝宝说:“放学后,妈妈就在这里等着接你回家,妈妈最爱宝宝了!”千万不要因为工作忙晚接孩子或是让爷爷奶奶帮忙接孩子,这样只会增加宝宝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使得第二天入园的时候更加哭闹。

入园患病及时休整!

开学初孩子容易生病也属于正常现象,主要是由两种原因导致,一个原因是夏秋季节交替,孩子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不能适应环境而出现感冒,另一个原因是孩子从家庭独立环境中进入群体生活环境,心理、生理上的不适导致免疫力下降。

如果宝宝生病了,要及时休整,意识要积极给孩子治疗,而是要让宝宝在患病时得到很好的休息避免病情加重。但是一般情况下,孩子生病在家呆几天之后,就不愿意去幼儿园了,最常用来逃避上幼儿园的借口就是生病,妈妈一定不要被宝宝蒙骗了。

为了避免造成宝宝病愈后不适应幼儿园,家长可以在宝宝生病期间每天和宝宝一起回顾在幼儿园里的生活和趣事,以保持宝宝对幼儿园的兴趣和好感。

入托入园没你想得那么简单,它是孩子从家庭出发、迈出的人生中最关键的第一步。

最后,在宝宝入园后,温馨提示父母千万不用要

1、偷偷溜走:心想孩子没看到就好了,可是孩子反而会因无法确认父母什么会在、什么时候会离开,而让不安感更加严重。

2、大人呈现不安:当孩子对爸妈产生依赖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多爸妈会心软、动摇,这会强化孩子不让幼儿园的想法。

3、威胁:用大人的情感威胁,例如对孩子说:你再哭我就不接你了/不乖就不要你了等等。

4、忽视孩子的情感:看到孩子哭,直接把孩子交给老师,说“让他哭”就径直离开。

这些都会让孩子更害怕,更增加他们的分离焦虑。要让孩子有安全感,要让他们知道,爸妈是爱自己的,老师也是爱他们的。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