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中秋拼音版 念奴娇中秋苏轼赏析

跳转起名

1

念奴娇·中秋拼音版

念奴娇·中秋

宋-苏轼

píng gāo tiào yuǎn ,jiàn zhǎng kōng wàn lǐ ,yún wú liú jì 。guì pò fēi lái
guāng shè chù ,lěng jìn yī tiān qiū bì 。yù yǔ qióng lóu ,chéng luán lái qù ,rén
zài qīng liáng guó 。jiāng shān rú huà ,wàng zhōng yān shù lì lì 。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wǒ zuì pāi shǒu kuáng gē ,jǔ bēi yāo yuè ,duì yǐng chéng sān kè 。qǐ wǔ pái
huái fēng lù xià ,jīn xī bú zhī hé xī 。biàn yù chéng fēng ,fān rán guī qù ,hé
yòng qí péng yì 。shuǐ jīng gōng lǐ ,yī shēng chuī duàn héng dí 。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翻译:

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现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自己的影子当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过如此良宵,邀月赏心,用酒浇愁,但悲愁还在。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此时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注释:

元丰五年八月十五日在黄州作。念奴娇:南北曲均有。属大石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调有《百字令》,别名《念奴娇》,与词牌全阕同,用为小令。

桂魄:月亮的别称。古人称月体为魄,又传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

“冷浸”句:秋天的碧空浸透着清冷的月光。

玉宇琼楼:传说中月宫里神仙居住的楼宇。形容月中宫殿的精美。

乘鸾:《异闻录》:“开元中,明皇与申天师游月中,见素娥十余人,皓衣乘白鸾, 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

清凉国:唐陆龟蒙诗残句:“溪山自是清凉国。”

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历历:清楚可数。

翻然:回飞的样子。

鹏翼:大鹏之翅。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景,既有实景,又有想象,热情赞咏了月光的美好和月宫的迷人。词的开头“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是写万里无云的中秋夜月看到的辽阔风景。“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由晴空写到明月。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月光照耀的清辉夜色,带来了清凉的感觉,寄托着他的精神世界。”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他想象着从月宫往下界眺望,而看到的人间的江山越美,就越反衬出现实社会越丑,就越能见出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

下片着重抒情,写归天意愿,流露出词人对美好自由境界的向往与追求。首三句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使词染上了浓厚的浪漫色彩,带来了一种奇异之感;又真实地展现出他孤单、凄凉的影子。接着两句写作者希望愉快地度此中秋良夜,不要辜负这良辰美景,所以月下起舞,并非愉快而歌,得意而舞,恰恰是为了消除这股愁闷与抑郁不平之气。最后几句的乘风归去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豪情溢于纸背。

这首词意境恢弘广阔,风格清新豪迈,显示出苏轼词独有的豪迈飘逸的艺术风格。写这首词时,苏轼居住黄州,政治处境仍然没有得到改善。为了排遣个人政治上的失意的苦闷,为了摆脱庸俗污浊的现实,于是他越发热烈追求那超凡的清空境界。虽然是带有消极成分,不值得称颂,但它之所以产生,正是由于黑暗现实所促成。此时词人的功名富贵之心在渐渐淡化,追求超脱的隐逸之心在不断增长,但这种对理想、自由的追求又是积极向上的。

词中词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月宫世界,真切动人,似实似虚,惹人遐思。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